1.光照资源和环境温度
光照资源主要分为水平辐射度、散射、峰值日照小时数等因素,现行业内获取这些光照资源数据主要来自于气象数据库,虚拟电站初探(一)——基于Meteonorm和NASA对比60个城市辐照数据差异(详情见下文链接),已经对不同数据库的数据做了简单介绍,这里不再重复讨论。的工作温度一般比环境温度高10~30℃,根据组件的工作特性,其输出电压和电流都会随着太阳辐射强度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环境因素会影响组件的工作性能,从而影响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
2.光伏组件转换效率
组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光伏系统发电效率。影响组件性能的参数有组件转换效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大工作点电流、大工作点电压、电流温度变化系数、电压温度变化系数、电压光照变化系数等。组件的转换效率与材料及制作工艺密切相关,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电池技术,如PERC、HIT、IBC、LGBC等,这些技术的不断更新,都是为了提高组件转换效率。
3.安装倾角、方位角
光伏阵列安装倾角是光伏系统设计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固定式光伏阵列,一般光伏组件朝向正南排布,安装倾角采用佳安装倾角设计,而佳安装倾角跟地区经纬度、太阳高度角、赤纬角等息息相关。
4.组件灰尘、阴影遮挡、组串失配
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组件都裸露在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组件表面会积下很多灰尘,甚至有鸟的排泄物、树叶、积雪等局部遮挡,而光伏阵列中每块组件的参数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些因素往往都会导致光伏阵列处于失配运行状态,阵列的输出功率会比预期值低。
5.组件衰减
光伏组件功率的衰减是指组件输出功率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现象。光伏组件的功率衰减包括功率突然衰减、光致衰减和老化三种。一种衰减一般是由组件焊接不良、安装过程操作不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冰雹猛烈撞击等破坏性因素导致;二种衰减是指光伏组件在初的几天内功率发生较大幅度的衰减,之后趋于稳定;三种衰减是指在组件的长期使用中出现的极缓慢的功率衰减现象。
6.逆变器损耗
逆变器损耗是指逆变器在把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过程中所造成的能力损失,该损耗包括待机损耗、半导体开关损耗、电感损耗等。其中半导体开关损耗主要来源于开关器件和二极管损耗,逆变器的能量损失可通过测量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电流和交流输出电压、电流计算得到。
7.线路损耗
光伏发电系统各个环节都需要使用电缆来进行电能传输,因此传输过程中必然存在阻抗损耗。